-03手術治療- 巴金森病的手術治療

深層腦部刺激術
  近年來,治療巴金森病的手術治療有新的突破。最近的方法是應用微創腦外科手術,把電極導線植入預定的腦組織內,再透過延長線連接到神經刺激器。此神經刺激器一般是植入皮膚之下,其大小和心臟節率器相似。這種技術在歐美各國已相當成熟,許多研究報告亦證明其功效顯著,手術後患者的服藥量可大大減少,而活動能力卻大大提高。這種新一代的手術已被引入台灣,幾間大型醫院亦有很成功的經驗。
 
  然而,神經刺激器費用相當昂貴,每一側的腦部需要安裝一個神經刺激器,而且也要考慮手術的風險(近年微創腦外科手術發展成熟,手術的風險已大大減低)。另外,此深層腦部刺激術並無阻止疾病的惡化,也無法減輕可能產生的認知、語言與平衡的問題。但是,若巴金森病患者有藥物控制情形不佳,且藥物未能解決不自主動作或「開關」的藥效變動等副作用問題時,可以考慮透過這個手術來提高活動能力,改善生活品質。
 
符合健保給付之條件
  健保自二○一五年一月一日起,給付「深層腦部刺激器」,需符合以下條件(僅限雙側一般、非充電電池):
 ◆屬原發性巴金森病(Parkinson’s disease)。
 ◆發病五年以上,經評估為藥物治療至少一年以上無反應者(顫抖)或因長期服藥後產生不良反應而無法繼續服藥者。
 ◆病人身體其它狀況良好,必須無失智症、無其他嚴重的內外科疾病(如冠狀動脈心臟病、腎衰竭或癌症等),以及無藥物無法控制之精神疾病。
 ◆病人的腦部磁振造影(MRI)檢查必須正常。
 
巴金森病治療的展望
  左旋多巴和深層腦部刺激術是治療巴金森病的兩個重大里程碑,目前在世界各地都有很多治療巴金森病的研究在進行當中,尤其在巴金森病的病因研究上,已發現有多種基因異常與巴金森病有關,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,能探討出巴金森病的預防,甚至新的治療方法。

  • 2015/09/03
  • 巴金森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