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DBS)深部腦刺激手術
治療新知
手術相關
術前評估
儀器設備
相關影音
臨床服務
巴金森病
肌張力不全
原發性顫抖
癲癇
研究整合
正在進行中之研究
過去計畫研究
論文發表
治療團隊
友善連結
常見問與答(Q&A)
-01衛教資訊- 01透視巴金森病
巴金森病是一種極慢性腦部衰退疾病,罹病率也是僅次於失智症的神經退化病變;一八一七年,英國的詹姆士巴金森醫師(Dr. James Parkinson)首先發現了這種疾病的臨床表現,並發表了醫學論文。因此,以後的學者就以他的名字稱呼此種疾病。
巴金森病是由於腦內稱作「黑質」的部位出現退化,未能產生神經傳導物質「多巴胺」(Dopamine),而影響身體的活動,阻礙了患者的活動能力。黑質細胞的退化一旦超過50-80%時,腦中其他參與運動控制的區域,再也無法合力運作,因此動作就會變得不協調而無法控制。
根據世界性統計,每一千人便有一人罹患巴金森病,依此計算,台灣約有二萬名患者。而六十歲或以上的長者,罹患此病的比率更高至百分之一,但亦有部份患者早於三十至四十歲左右發病。因此,隨著人口老化及越來越多年輕的病人,估計台灣巴金森病患者會超逾三萬人。
巴金森病的成因</strong>
典型巴金森病是原發性的,即原因不明,與基因遺傳及環境毒物也可能有關,但並不會傳染;目前研究顯示巴金森病極少數為顯性遺傳,多數為隱性遺傳。
非典型巴金森症為其他腦退化疾病,但表現出巴金森症狀如多發性系統退化症(MSA)、漸行性上眼神經核痲痺症(PSP)、大腦皮質基底核退化症(CBD),這些疾病退化快速,五年內多數會臥床,左多巴藥物治療無效。次發性巴金森氏症是指腦部非因退化引起的巴金森症候群,可能的病因如下:
◆腦炎。
◆顱腦損傷。
◆一氧化碳/其他重金屬物中毒,例如:錳。
◆藥物引起的副作用,如某些抗精神藥物、某些抗嘔吐藥物等。</h2></strong></h2></strong></h2>
2015/09/03
巴金森病
在 -01衛教資訊- 分類之資訊
02巴金森病的症狀
03巴金森病的診斷
在 巴金森病 之最新資訊
深部腦刺激手術(DBS)健保給付所需符合之條件
以聚焦超音波治療巴金森病的效果
巴金森氏症病人植入「深層腦部刺激器」所需導線之組件,自108年8月1日起納入健保給付
20181125_中區社團_優律思美律動班
身體像被按下了「慢動作」 巴金森病險毀了他的青春
巴金森氏症 讓阿嬤的笑容不見了
腸胃道細菌影響巴金森?
巴金森病評估流程
無框式立體定位深部腦刺激術 手術流程
有框式立體定位深部腦刺激術 手術流程
巴金森病 之分類
-01衛教資訊-
-02住院評估-
-03手術治療-
-04-藥物治療-
-06新聞-
2016 © Tzuchi Parkins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.